[文摘]对于断端位于牙龈下的前牙重度冠折,首先将断端拔出并露出牙龈边缘,在修复前重建患牙的生物宽度。该修复体美观牢固,有利于患牙牙牙周组织的健康。
数据和方法
从2006年到2009年,共有27名外伤患者接受了治疗,其中包括18名男性和9名女性,年龄在10-30岁之间,总共有36颗前牙,全部都是牙冠折至牙龈下1.5毫米以上。所有受影响的牙齿都接受了完整的根管治疗。松动程度为二级。x线片显示根尖部无炎性病变吸收,牙龈探查无出血。
治疗方法:将患根桩的根管预备至根长的1/3左右,弯曲并固定不锈钢简易牵开器。将正畸托槽粘接在两侧健康基牙的后面,放置弓形弓丝,将牵开器焊接在弓丝上,在两个挂钩之间使用弹性牵引,当牙龈断端与相邻牙龈边缘一致时,解除牵引,结扎保持3个月后,解除牵开器,进行桩冠修复。修复后1年,进行随访、牙周检查、根尖x光片观察临床效果。
检验指标和标准:探胶泌水检验防喷器记录;牙齿松动二是成功,二是失败。x线片显示根尖完整,根尖周围无阴影,牙周膜间隙与邻牙无明显差异。否则成功就是失败。
结果
36例修复体,2例牙龈出血和肿胀,BOP();2例松动超过2度,X线显示根尖吸收。1例牙根断裂。修复成功率为86.1%。
讨论
当前牙严重折裂且折端位于牙龈下时,简单的桩冠修复很容易脱落并经常失败。当使用牙冠延长术时,由于牙齿和牙龈之间的距离太大,会影响美观。我们采用正畸牵引结合桩冠修复前牙重度冠折,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牙龈组织的生物宽度是保证牙周组织健康的生理屏障,平均值约为2 mm。如果生物宽度被修复体破坏,将导致代偿性骨吸收、牙龈增生、牙周组织炎症和解剖变化。正畸牵引的优点是利用机械外力将牙体的断端从牙龈边缘拉出并露出,重建患牙的生物宽度,保证患牙牙牙周组织的健康,有利于断根的修复。正畸牵引不会改变受影响牙齿和牙龈之间的距离,使修复体美观。
在正畸牵引过程中,牵引应轻柔而连续,最好小于100克,其大小和方向应随时调整。轻力不会引起牙根吸收,而适当的牵引力可以刺激牙根周围的骨再生[1]。牵引力的方向最好通过受影响牙齿的长轴,以便于与相邻牙齿的协调。为稳定支抗,一般选择两侧2 ~ 3颗健康牙作为基牙,用0.48毫米0.64毫米方丝或0.51毫米圆丝来抵抗牵引力的反作用力,避免基牙倾斜。
当牙根在冠状方向被牵拉时,牙槽骨底部和牙槽窝周围的牙周膜纤维被牵拉,牙槽骨向冠状侧增殖,牙根逐渐向冠状侧移动[2]。牵引完成后,为了防止牙根回缩,必须结扎并固定牙根。只有完成牙槽骨重建,建立新的牙周膜张力平衡系统,牙根才能稳定在新的位置。
合适的冠根比(1:1)是成功修复的条件,但牵引后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比例。较大的冠根比不符合修复后的生物力学原理,这可能导致颌骨损伤和牙齿松动。因此,牵引时应选择良好的适应症,一般可抽出2 ~ 3 mm,当断根位于gin下方较深时,不宜牵引
2019-12-08
2019-04-12
2020-05-28
2020-05-29
2020-05-31
20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