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龋病是常见的儿童口腔疾病之一,随着龋病的进展,龋病逐渐导致儿童的生长发育不良,包括发音障碍、营养不良、恒牙以及颌骨的生长发育异常等。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儿童的饮食结构和生活习惯也在发生巨大的改变,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儿童龋病流行。儿童口腔中的致龋菌包括变异链球菌(Streptococcusmutans,S.mutans)、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LB)等产酸菌,可造成牙齿的脱矿和崩解。越来越多国内外研究表明LB与龋病的进展密切相关,本文对这些研究作一综述,为今后的口腔健康宣教和龋病防治提供依据。
一、儿童龋病流行病学
1995年第二次全国口腔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中国5岁儿童患龋率为76.55%,12岁为45.8%。2005年第三次全国口腔健康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5岁儿童乳牙患龋率为66%,龋均为3.5,12岁儿童患龋率为28.9%,龋均为0.5,与1995年相比儿童患龋率呈下降趋势。2005年第三次调查结果显示,广东地区5岁儿童患龋率为68.2%,龋均为4.19;12岁儿童患龋率为32.9%,龋均为0.61,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992—1994年美国12岁儿童龋均为1.4,5~7岁儿童龋均为1.7。1986—1987年,美国国立牙科研究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Dental Research,NIDR)对美国进行学龄儿童龋齿患病率进行调查,发现儿童龋面均为3.07,龋均为1.97,较1979—1980年的4.77和2.91明显降低;5~9岁儿童乳牙龋面均为3.91,较1979—1980年的5.32明显下降。不同地区和国家患龋差异大,1991—200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公布的12岁儿童龋均加拿大为2.1、丹麦为1.2、日本为2.4、英国为0.89、澳大利亚为0.8、阿富汗为2.9、中非为4.1。从目前公布的全球各国12岁儿童龋均情况来看,排在前列的国家大多数为发展中国家,这可能与经济水平、饮食结构、水含氟量等有关。
二、口腔内乳酸杆菌的多样性
研究报道,LB包括100多种基因型,其基因序列也表现出不同的基因组大小、GC含量、特定基因位点不同表达等。LB是包括多种基因大小在1.23~4.91Mb且GC含量为31.93%~57.02%的革兰阳性兼厌氧或厌氧菌,广泛存在于食物、水源、土壤、人类以及其他动物的口腔和胃肠道中。在LB基因分型就有100多种,常见的有11种,而在儿童口腔中,LB主要包括以下8种种类:发酵乳杆菌(Lactobacillus fermentum)、干酪乳杆菌(Lactobacillus casei)、鼠李糖乳杆菌(Lactobacillus rhamnosus)、加氏乳杆菌(Lactobacillus gasseri)、唾液乳杆菌(Lactobacillus salivarius)、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阴道乳杆菌(Lactobacillus vaginalis)、口腔乳杆菌(Lactobacillusoris)。
三、乳酸杆菌的致龋作用与抑菌作用
1.乳酸杆菌的致龋作用:
在龋病研究史上,人类开始研究LB与龋病关系已有100多年。事实上,在S.mutans成为主要致龋病菌之前,LB一直被认为是龋病的最主要致病菌。目前,尚无相关追踪报道乳杆菌早期定植与婴幼儿龋(early childhood caries,ECC)之间有无相关关系,但乳杆菌在无龋和ECC儿童口腔中的检出有明显差异。Yang等在10个重症婴幼儿龋(severe early childhood caries,SECC)儿童口腔中检出10种乳杆菌,其中鼠李糖乳杆菌比例最高(80%),其次是发酵乳杆菌(60%)和加氏乳杆菌(60%),90%的SECC儿童口腔中检出3种或以上的LB。
Teanpaisan和Thitasomakul等通过调查研究泰国某一地区的169个儿童的3、9、12、18、24个月口腔唾液中S.mutans和LB检出和龋损情况,发现在24个月儿童中S.mutans、LB检出率分别为86.98%和66.86%,且在1岁内(3、9、12个月)儿童中LB检出率明显高于S.mutans,这提示LB与早期龋损有一定关系。而24个月儿童随着口腔内LB的数量上升有更高的患龋风险,唾液中LB计数1~50CFU/1.5 cm2患龋风险为3.1%,>50CFU/1.5 cm2为13.3%。
在6岁以内有龋儿童口腔中和龋洞内可检测到LB的集聚,且随着龋病的进展,LB的数量也上升,而在无龋儿童口腔中很少检测到LB。龋病的发展开始于菌斑的附着,大量细菌附着于牙齿表面,利用糖代谢产酸,降低口腔环境的pH值,导致牙齿表面的脱矿。S.mutans定植于牙齿表面,为黏附性比较弱的LB提供定植的有利条件。早在1983年Burt等提出,S.mutans是窝沟龋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1994年Fitzgerald等已发现在继发龋中S.mutans与LB在致龋过程中有协同作用。
2016年Neves等通过研究牙本质龋活动中细菌群的变化,发现双歧杆菌属和干酪乳杆菌在龋病活跃组织中比例明显高于无龋组织。而Anderson等研究发现与患龋儿童相比,在无龋儿童中乳杆菌、双歧杆菌和奈瑟氏菌更为常见。法国Muller-Bolla等通过对276个学校窝沟封闭儿童的3年追踪研究发现,对第一恒磨牙的窝沟封闭可以有效的减少口腔菌斑中LB、S.mutans的数目,进而降低儿童的患龋率。菌斑中的乳酸菌与S.mutans协同利用多糖分泌有机酸,主要为乳酸、乙酸、丙酸,使局部pH明显下降,当pH下降至临界值(一般为5.5)以下时,酸通过釉质晶体间的水、蛋白质和脂肪构成的扩散通道扩散进釉质,磷酸盐和羟基离子被氢离子取代,钙和磷酸盐等矿物离子丢失,晶体溶解。当口腔长期处于酸性环境,S.mutans和LB存在且大量产酸,局部pH长期位于临界值以下,釉质脱矿大于再矿化,最终导致彻底脱矿,晶体结构广泛崩溃,形成龋洞。
2019-12-08
2019-04-12
2020-05-28
2020-05-29
2020-05-29
2020-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