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夏普教授介绍,牙齿由不同类型的组织构成,包括坚硬的牙质、珐琅质和牙髓等。其中,牙髓中含有可以用以生成牙齿主体部分的“成牙质干细胞”,但利用这种干细胞“制造”新牙绝非易事,因为在牙髓中上百万的细胞里,只有80个左右是干细胞。
尽管“干细胞牙”的研究工作尚处早期阶段,专家估计这一技术为人类服务至少还需要10年时间,但夏普教授对此充满信心,“我的目标就是按需要,为牙病患者制造他们自己的牙。”
11.发现牙齿干细胞 “假牙”有望变“真牙”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大学的科学家近日表示,他们在人类的牙齿中找到了干细胞。这些干细胞可以用来帮助牙齿自行修复破损部分,也可以在将来让牙齿掉光的老人长出新牙来。
阿德莱德大学的生物学家格罗恩索斯和他的研究小组是在儿童换下来的牙齿中找到干细胞的。
格罗恩索斯教授介绍,人的牙齿由不同的组织构成,包括釉质、牙质和牙髓等。其中牙髓中含有生成牙齿主体部分的“成牙质干细胞”,但利用这种干细胞“制造”新牙并非易事,因为在牙髓中的上百万个细胞里,只有80个左右是干细胞。他们计划将牙齿干细胞提取出来,储存在液态氮里,利用这种细胞修复破损或患病的牙齿。
在最近举行的一次医学研讨会上,格罗恩索斯与各国科学家就牙齿干细胞的临床医学应用进行了交流。他说:牙齿是一种非常复杂的器官,它与多种组织相连,试验这种干细胞的修复功能要花很多精力。
12.日本科学家用小鼠干细胞培育出牙齿
北京时间2011年7月15日消息,近期日本科学家发表了一篇论文,描述他们成功地通过小鼠的干细胞培养和移植培育出一颗新的牙齿。
为了培育新牙齿,来自东京理科大学的Takashi Tsuji和他的小组从小鼠的臼齿上提取了两种不同的干细胞。随后他让这些干细胞在实验室中生长。而为了控制这些干细胞的生长过程,如其形状和长度,这些干细胞被放入了一个特制的模具中。
等到这些干细胞长成一个牙齿大小,研究人员便将其植入一只一个月大的小鼠口中。经过大约40天,这颗移植的牙齿便和小鼠的口腔骨骼系统和其他组织完好的愈合在一起。科学家们还能探测到这颗新牙齿内部神经系统的发育。这只接受移植手术的小鼠能够使用这颗人工培育的牙齿进食和咀嚼,和其他小鼠没有任何区别。
Tsuji希望他的这项研究将有助于开发利用患者自身干细胞培育牙齿并帮助牙齿损伤患者康复的努力。目前医学界尚没有能力在人体外独立培育三维人体器官。而此次东京理科大学的研究将有望成为打开局面的第一步。
13.日本首次用牙齿干细胞成功生成狗的完整牙齿
2003年12月,日本专家近日通过动物实验,首次用牙齿干细胞成功生成狗的完整牙齿,这一成果若用于再生医疗领域,有可能大大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据日本《读卖新闻》14日报道,东京大学医学研究所上田实教授等人从狗的腭骨中取出牙胚,然后又从牙胚中成功提取了干细胞。他们将干细胞和胶原纤维一起培养之后,再植入狗的腭骨。经过20周以后,狗长出有釉质、象牙质、齿髓等组织的完整牙齿,经过检查确认,牙齿内部还存在血管和神经。
东京大学教授、日本炎症—再生医学学会会长中畑龙俊说,牙齿内存在干细胞,这一点已经广为人知。提取这类干细胞,经过培养之后再植入动物腭骨生成完整牙齿,这一技术若用于再生医疗,将给人类带来福音。
14.J Dent Res:诱导牙滤泡上皮细胞向唾液腺样细胞分化
doi:10.1177/002203451771114
大多数牙滤泡(DF)的出现都与牙齿未萌出有关,它是在牙齿发育早期包裹牙胚的外胚层细胞凝聚。在这篇研究中,研究者的目的是为了从人的DF中分离出上皮干细胞样细胞,并探讨其向唾液腺(SG)细胞分化的潜能。
研究者发现,在人DF组织的上皮成分中存在干细胞相关基因的表达,并且这些上皮组细胞能够从组织中分离出来,并且在体外培养和扩增。结果显示,来源于人DF的上皮细胞呈球面形态,具有克隆能力,同时也表达一组上皮干细胞相关基因。因此,可以认为来源于人DF的上皮细胞(hDF-EpiSCs)具有一定的干细胞干性。在体外三维立体培养诱导条件下,hDF-EpiSCs能够分化为SG腺泡细胞和SG导管细胞。不仅如此,将hDF-EpiSCs负载到天然去细胞的大鼠腮腺支架材料中,并移植至裸鼠肾被膜,可以观察到移植后的hDF-EpiSCs可以分化为唾液腺样细胞。
2019-12-08
2019-04-12
2020-05-28
2020-05-29
2020-05-29
2020-05-29